环境整治让广袤乡村成为宜居宜业美丽家园
 日期:2023-01-20   浏览:2090   来源:党性教育培训-官方网站  返回列表

环境整治,稳步提升村容村貌(让农民就地过上现代文明生活③)

核心阅读

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习总书记指出:“要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打造美丽乡村,为老百姓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点任务。各地区各部门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作为提高农民生活品质的重大工程,稳步提升村容村貌,大力改善生态环境,让广袤乡村成为广大农民宜居宜业的美丽家园。

环境美起来,生活更舒心,乡亲们获得感满满

一串串灯笼、一张张窗花,年味愈发浓烈,山东省平度市南村镇后斜子村,乡亲们忙着打扫卫生、备置年货,到处洋溢着过年的喜悦。

清院子、擦玻璃、整墙面,村民姜岩忙活完大扫除,又开始修剪花草,“一到冬天,我就把满院的花草搬进玻璃暖房,你瞧,这盆茶花都冒出花苞了。”

告别脏乱差,拥抱洁净美,户户不同景,院院好风光。说起后斜子村的美丽蝶变,姜岩连声称赞:“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村里到处干干净净,很多乡亲在房前屋后种上了花草,住着真舒心。”

变化源于后斜子村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家家户户的庭院都收拾得干净又漂亮,乡亲们没事还串门交流心得,村庄环境好了,大伙儿心情也舒畅。”姜岩说。

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司长李伟国介绍,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圆满收官,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顺利开展,95%以上的村庄开展了清洁行动,农村从普遍脏乱差转变为基本干净整洁有序;14万个村庄得到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农村居民环境卫生观念也发生了可喜变化、生活质量普遍提高。

除了村庄面貌的整体提升,农民群众关心的生活污水、卫生厕所等“关键小事”也有了解决方案,乡村生活迈向宜居宜业。

春节将近,河北省鸡泽县曹庄镇杨曹庄村村民高玉粉正在厨房里炸年糕。“家里通了自来水,接上了污水管网,刷锅洗碗的水不再到处乱倒了。”高玉粉说,生活污水排放问题解决后,房前屋后路面干燥整洁,夏天苍蝇蚊子少多了。

2020年开始,鸡泽县对全县农村的污水治理进行整体规划、分批推进。截至目前已铺设污水管网12万米,建设23个污水处理终端,解决了52个村子的污水排放和处理问题。“我们每天能处理700吨生活废水,处理后的水用于农业灌溉和绿化养护。”鸡泽县小寨镇生活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王改强说。

解决突出问题,补齐环境短板,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各地以农村厕所革命、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扎实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目前,全国农村生活垃圾进行收运处理的自然村比例达91%,农村生活污水乱排现象基本得到管控,全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过73%。

李伟国介绍,接下来将扎实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务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持续推进村庄清洁行动,统筹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等重点任务,到2025年,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显著改善,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生态好起来,村庄更宜居,美丽乡村释放新活力

一早,江苏省常熟市梅李镇胜法村村民张敏燕沿着家门口小河边的健身步道慢跑完毕,又和姐妹们做起了晨操。张敏燕说,这条小河过去是臭水沟,这几年,村里清理河底淤泥、疏通河道,绿化美化河道两旁,河边成了乡亲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2019年起,常熟市启动实施“千村美居”工程,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丽河湖建设、垃圾分类、乡村治理等工作,实施全域美丽宜居村庄优化提升。如今的常熟农村,一条条小河水清岸净,一片片菜园充满田园意趣。

乡村承担着重要的生态功能。各地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乡村生态环境,加快推动村庄环境从干净整洁向美丽宜居迈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建设5万个以上具有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十四五”期间,全国将创建示范1500个左右美丽宜居村庄,打造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样板。

乡村要发展,环境是底色。一个个擦亮底色的美丽乡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鼓起乡亲们的钱袋子。

临近新春,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良山镇下保村热闹了起来,如画美景吸引了不少游客,村民胡建华开在景区的副食品店生意也愈发红火,“这几年环境变好了,村子变美了,来的游客越来越多,我的小店去年赚了4万多元。”

曾经的下保村,偏僻贫穷。近年来,村里改造提升环境,衬砌沟渠,连通水系,见缝插绿,新栽种绿化树木1.2万余株,打造了格桑花海等10余个景点,建设了农耕体验区等多个休闲娱乐项目,去年入选“第四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年接待游客近38万人次,村集体经济增收50余万元。农旅融合,辐射带动200多名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

下保村是个缩影。广袤乡村,生动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代10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驶入快车道,游客年均增长20%左右,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提供了澎湃动力。“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乡村旅游精品工程,培育一批乡村旅游集聚区,打造一批美丽休闲乡村,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差异化、特色化发展。

健全机制,人人参与,人居环境迈向“一直美”

“这是我给孩子选的新年小礼物,牙膏牙刷,还有一个小台灯。”春节前,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江心园区五墩村村民金高祥,来到村里的“美丽乡村积分超市”购物。说是购物,其实这里不收钱,村民用积攒的积分免费兑换各种生活用品。

五墩村村委会副主任吕世伟介绍,村民通过家庭卫生、房前屋后环境评比获取相应积分,积分兑换的物品由村委会使用村庄环境长效管护专项账户资金采购。

小积分,作用大。“有了这积分,人居环境美起来,还能一直美下去。”江心园区经济发展和建设局副局长吴为说,园区以积分兑换生活用品为激励形式,鼓励村民维护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培养群众良好生活习惯,助推人居环境长效治理。“现在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讲卫生、重环保成了新风尚。”金高祥说。

“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离不开乡亲们的积极参与。”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张正河说,一方面要通过宣传教育,进一步树立绿色健康的环境保护意识,科学开展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另一方面,还需要不断完善村规民约、文明积分等激励约束办法,激发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青砖黛瓦、老石磨、旧陶罐……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邕宁区新江镇屯亮村屯周坡,村口文化墙的设计与周围环境浑然一体,颇具古朴自然美。“村里的巷道、围墙都是就地取材,用废弃的旧砖、旧建筑材料砌筑而成。”屯亮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周增广说。

修旧如旧,让乡村焕发新生机,这是乡亲们经过商议达成的共识。“如果建设使用太多水泥砖,就不像咱们村了!”“我们拆下来的旧砖瓦,能不能换个方式利用起来?”……在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过程中,周增广多次组织村民商议讨论后,决定合力打造古风乡韵的村容村貌,旧砖、旧瓦罐等用在村里的公共场所,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建好还要管好。在人居环境整治之初,屯周坡就通过村民议事会商讨建立村规民约,对村内公共设施的管理和使用建立明确制度。周增广说:“自从制定了村规民约,乡亲们自觉遵守,积极打扫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维护公共设施。好环境靠大家合力打造,也要靠大家一起管护。”

“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要建管用并重,加快构建系统化、规范化、长效化的工作推进和管护机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刘合光说,要着力构建政府、市场主体、村集体、村民等多方共建共管的格局,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水平显著提升,逐步建立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监督的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这个过程要因地制宜,既要尽力而为又要量力而行,特别要注意自下而上、村民自治、农民参与,各方共同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本报记者 李晓晴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白皮书:中国初步建立新型自然保护地体系下一篇:广西实现“县县通高速公路”昔日“摩托大军”难觅踪影>
0.07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