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耕备耕广袤田野生机勃勃
 日期:2023-02-11   浏览:2023   来源:党性教育培训-官方网站  返回列表

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

春耕备耕 广袤田野生机勃勃(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核心阅读

牵挂粮食安全,习总书记强调,“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保障好初级产品供给是一个重大战略性问题,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饭碗主要装中国粮。”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播粮食产量占全年六成左右,春管粮食产量占主要口粮的近四成,抓好春耕备耕,是确保全年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的关键。在粮食生产实现“十九连丰”的基础上,各地区各部门压实责任,细化春季田管,确保春播面积,强化农资服务,为粮食丰收打好基础。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不负春光,从南到北各地陆续进入春管春耕时节。布谷飞飞劝早耕,广袤田野生机勃发。

中原粮仓。小麦返青,春灌喝上“第一水”。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张尧村种粮大户王爱民,开启卷盘式喷灌机给麦田浇水。“地里有机井,浇水很方便,喷灌机器给力,一天能浇30多亩。”

南国沃野。长江西陵峡畔,油菜春管正当时。2月9日,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南垭村1000亩的油菜花田,4台无人机飞旋喷洒肥料。“无人机施肥,省时省力,又节水省肥,还能提高产量,一举两得。”南垭村种粮大户杨倩说。

农业农村部农情调度表明,夏季粮油生产基础较好,农资供应充足,备耕有序推进,春播粮食意向面积稳中略增。目前,冬小麦面积3.3亿亩以上,西南地区小麦正在拔节孕穗,江淮小麦陆续返青。冬油菜完成扩种1000万亩任务。杂交玉米、杂交稻、大豆种子供给量均大于春播需种量。北方已开始春播备种备肥,南方开始施肥打药,农资逐步进入购销旺季。

结构调整“实打实”,稳产保供底气足

舂锄扑扑趁春晴,各地瞄准市场选品种、调结构,田垄上“实打实”。今年,我国继续加快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紧盯粮油供需形势,稳产保供,扩大短缺品种生产。

——调优品种,犁铧跟着市场转。

春雨淅沥。河南省淇县冬小麦播种面积29.23万亩,其中优质小麦达17万亩。“我们种了200亩‘郑麦1860’高产强筋麦,借着雨水,让麦子喝个饱。”淇县润丰农业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孙梅臣说。

“看准了‘齐粳10’,这个品种耐寒、抗病、优质,蒸出来的米饭喷香,每斤比普通稻米贵一毛多。”黑龙江省鸡东县明德乡北河村农户徐国龙备足种肥,扣棚提地温,备耕安排有条不紊。

今年,我国将分品种压实种植面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确保全国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产量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各地区各部门深度挖掘种植潜力,做好田野“加减法”。黑龙江省今年重点推广亩产千斤以上的高淀粉玉米、亩产350斤以上的高油高蛋白大豆、适口性好的优质抗逆粳稻。湖南省在74个重点县落实1350万亩集中育秧任务,加快建设一批集中育秧设施,稳定优势区双季稻面积。

——扩种油料,拎稳“油瓶子”。

“玉米套大豆,多增一季粮。”今年,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前孙镇计划再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3.5万亩,面积比去年翻了一番多。

“一亩大豆补贴350元、玉米补贴50元,县里联络了种子企业订单收购。挣到了钱,种豆更有信心了!”前孙镇众盼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书智说,今年打算把复合种植推广到1000多亩地块。更令他高兴的是,镇饮料生产厂今年引进投产了大豆饮品生产线,将按高于市场价2毛钱订单价收购大豆,销路不愁。

千方百计扩油料,多种一亩是一亩。千层石树遥行路,在安徽省凤台县大兴集镇茨淮新河畔,绵延十几公里的两岸林地和坝坡上,一片片冬油菜进入蕾薹期。“今年冬油菜种植比往年有所增加,许多农户利用门前屋后、沟边坝坡的闲散地块进行种植,菜籽由当地油坊收购。”大兴集镇农技站站长赵刚说。

——调优结构,政策激发粮农积极性。

稳产量,保供给,调结构,前提是政策好。去年,全国大豆油料扩种成效明显,带动大豆自给率提升3个百分点,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1.6个百分点。“今年还将切实稳住面积,提升产能。”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副司长刘莉华介绍,今年将稳步扩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重点在黄淮海、西南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新增示范面积500万亩,再扩种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

确保重要农产品特别是粮食供给,强化农民种粮收益保障,国家稳定和完善耕地地力保护补贴、高标准农田建设补助、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等政策,扩大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试点范围,中央预算内投资、省级统筹的土地出让收益使用向产粮大县倾斜。今年,内蒙古自治区以玉米大豆为重点,统筹安排1.9亿元建设100个千亩高产高效示范区。湖北省提前下达2023年农业生产发展等资金76.9亿元,省财政继续列支2亿元支持优质稻米和菜籽油产业链建设,增加农民种粮收益预期。

农业科技“到户下田”,春耕跑出“加速度”

春日胜黄金。应时而作,各地技术护航春耕农业生产,春耕跑出“加速度”,稳产提质持续发力。

——农机适配,种粮省力。

最近,四川省旺苍县白水镇种粮大户徐仕润的农机库里添了新成员——大豆玉米复合播种机。有了新农机,徐仕润今年专门腾出1000亩地搞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准备给复合播种机安装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有了‘天眼’,拖拉机配合播种机的百米行驶误差仅2厘米左右,种植效率更高了!”

摸清各地适用的大豆玉米复合种植模式,今年农业农村部引导农机改良提升,指导各地围绕特定模式加快改造农机、适配农艺,逐步提高带状复合种植中的玉米、大豆单产。

——耕地提质,耕种增效。

湖南省汨罗市今年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8.13万亩,常规建设项目2.09万亩,“小田改大田”项目建设任务6.04万亩,目前挖机、铲车、推土机协同作业,建设正在如火如荼展开。

汨罗市屈子祠镇范家园村的田野里,一块块农田规整成片,农机撒欢儿跑,种粮气象新。“小田改大田以后,今年计划种植早稻1800亩,规模化加农机化,肯定能有好收成。”范家园村党总支书记徐德飞高兴地说。

去年,全国如期实现10亿亩累计建设目标,建成后的高标准农田平均耕地质量提高约1个等级,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20%。今年,将下大力气强化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统筹安排年度8000万亩高标准农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务。接下来,将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良种良法送到家,春耕备耕好护航。

这几天,先正达集团中国种业云南分公司种子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4条生产线忙着进行玉米种子加工。这段时间以来,中种云南分公司以每天40吨种子的加工速度,向西南省份供应春耕用种。另一头,先正达集团中国西北区资深农艺专家陈东杰在直播间里与农民连线,分享玉米种子的选购及种植技巧。

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一级巡视员张文介绍,目前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2.4%,在高效育种、耕地保育、智能装备等领域建成34个学科群、469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组成的学科群实验室体系,建立了60个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形成解决专业性、产业性、区域性重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模式。

农技到田、遥感巡田,春耕备耕效率增。

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开展春季田管培训活动,发挥专家团队、科技专员力量,打通技术服务“最后一公里”。同时,积极探索数字农具助力春耕生产,智能撒肥机监测作业质量、数字水肥技术减肥增效,提高高端智能农机装备应用水平,促进良种良法良机良田深度融合。

奏响“绿色进行曲”,沃野“长”出高质量

一带山田放水声,田野奏响春耕“绿色进行曲”。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不断涌现……各地区各部门加快转变生产方式,持续推进农业绿色转型,促进提质增效,让沃野“长”出高质量。

——投入品减量化,发展增量化。

江西省兴国县长冈乡塘石村的粮油种植地里,县农技人员正在“把脉问诊”。“以前大肥大药,现在土壤养分测量、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广,全县化肥、农药使用量同比减少1%。”农技人员吴德淮一边翻开土壤使用设备测土,一边给农户提出科学用肥建议。目前,兴国县已建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点3个,测土配方施肥等新技术加速落地见效。

化肥、农药减量,源头净化、节本增效。去年,全国测土配方施肥面积达22.6亿亩次,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达41.3%。农药减量增效齐头并进,开展绿色防控“双百”行动、统防统治提升行动,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面积达到11.3亿亩。

今年春耕生产一线,农业产地环境持续优化。湖北省将安排8000万元专项资金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湖南省创建18个省级粮食万亩示范片,重点推行统一优良品种、绿色防控,提高综合效益。

——循环农业“下田”,发展方式优化。

春节刚过,黑龙江省海伦市前进镇胜利村村民杨海军就开始整修农机,200亩地的种子化肥已运送到家。“去年参与黑土地保护项目,玉米大豆轮作,深耕培土耕作,粮食亩产量增产10%。”尝到甜头的杨海军今年打算继续扩大轮作,深耕绿色种植。

“绿色春耕为黑土地积蓄力量,种出的粮食品质好、产量高,擦亮了绿色品牌。”海伦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杨大勇说,守护好“耕地中的大熊猫”,耕地轮作使农业种植结构更趋合理,通过玉米、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等处理方式提高黑土地有机质含量。

推广轮作种植,抓好耕地保护和地力提升,恢复种植紫云英等绿肥还田养地……春耕生产一线,各地区各部门推动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耕地保护提升。“十四五”期间将完成1亿亩黑土地保护利用任务,黑土耕地质量明显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提高10%以上。

——品牌绿色化,竞争力提高。

走进河南省封丘县应举镇毛寨村农民左景志的西红柿大棚,红彤彤的西红柿映入眼帘,“俺们种的优质新品种,‘金冠八号’产量高,施有机肥、不打农药,口感清甜鲜美。这不,又接到一沓订单。”毛寨村坚持绿色发展,以有机肥代替化肥,改善土壤结构,探索病虫害防治新模式,打造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现在,毛寨村的西红柿成为远近闻名的“金招牌”,年产量可达9000万斤。“下一步,还将继续推广绿色新技术,提升品牌价值,带动更多乡亲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村党支部书记申茂锁说。

目前,我国化肥农药利用率均超过41%,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利用率分别超过78%、88%、80%。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6%以上,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产量占比11%,数量累计达6.2万个。

农业农村部总农艺师、发展规划司司长曾衍德介绍,今年春耕生产将进一步推进绿色兴农、品牌强农,持续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化和节水农业发展,开展整县绿色种养循环试点和绿色防控“双百”行动,推进种植业生态低碳发展。

“三农”向好,全局主动,春耕生产壮美图景铺展在沃野田畴。(记者 高云才 郁静娴 常钦 李晓晴)

来源:人民日报


<上一篇:大山里的年轻钢轨“女医生们”下一篇:加大数字化和智能化建设采矿场实现矿山变“金山”>
0.067

联系我们
展开
  • 微信扫码咨询
  • 微信扫描咨询客服
  • QQ客服
  • 陈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陈老师
  • 刘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刘老师
  • 杜老师 点击这里咨询杜老师
ad-left
ad-left